鍋爐雙色水位計沖洗方法分為:汽沖洗和水沖洗。
水沖洗:首先關閉水位計汽側一、二次閥、水側二次閥,隔離水位計。然后打開水位計排污閥,待水放凈后關閉排污閥,此時便開始水位計的沖洗工作。沖洗水位計時由開、關水側二次閥來控制沖洗水的壓力,緩慢并微開水位計水側二次閥,使水依次流過水側二次閥、水汽側閥之間的連通管、汽側二次閥、水位計,使水位計充滿水,然后關閉水側二次閥,開啟排污閥,依靠水位計內的壓力與水的自重帶走污垢。反復沖洗幾次后檢查,若水位計已清晰,可停止沖洗工作。
汽沖洗:首先將水位計的一、二次閥完全關閉,然后微開排污閥,將汽側一次閥開啟到全開,再將汽側二次閥緩慢開啟1/5圈,利用高壓蒸汽沖洗結垢的云母片,通過控制汽側二次閥的開度來調節高壓蒸汽的流量(開度不可過大,否則保險子堵死通道),沖洗時間3—5分鐘,若水位計已清晰,可停止沖洗工作。沖洗完畢,關閉二次閥、排污閥、一次閥。
不同種類的電容式鍋爐汽包液位計工作原理:
1、雙色水位計。用于就地顯示鍋筒水位,是應用廣泛的就地水位計。是一個豎直玻璃管,上下分別與鍋筒的汽空間和水空間相連,采用U型管連通原理顯示水位,利用材料的光學特性使水汽兩部分分別呈現綠紅兩種顏色,以利觀察。雙色水位計使用可靠,顯示直觀,可通過攝像頭接至中控室,是比較理想的鍋爐水位計。
簡單來說就是雙色水位計由光源發出的紅光綠光,射向水位計本體液腔。在腔內氣相部分,紅光射向正前方,而綠光斜射到壁上被吸收。而在腔內液相部分,由于水的折射使綠光射向正前方,而紅光斜射到壁上。因此在正前方觀察,顯示汽紅水綠。此液位計的玻璃板在接觸液體的一面開有一角槽,并在玻璃板的兩側面燒結紅色的玻璃釉,根據光學的折射原理,在無液體時從玻璃板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由角槽反射出來的紅色,當液位計內有液體時,則液體的折射率同玻璃的折射率接近,玻璃板兩側面顏色不被反射,液體呈白色,液位界面清晰、觀察者不易產生視覺誤差,便于準確記錄液位高度。但要注意定期沖洗,且有的廠家產品燈泡壽命短,需經常更換。
UFZ-II型磁敏電子雙色液位計根據浮力原理和磁性耦合作用原理工作。當被測容器中的液位升降時,液位計主導管中的浮子也隨之升降,浮子內的永久磁鋼通過磁耦合作用傳遞到現場顯示盒內高精度電子感應元件,觸發相應的數字電路,使LED雙色發光管轉換顏色,無液全紅,滿液全綠,紅綠交界處就是容器內的實際液位,從而實現液位的現場指示,一目了然;加裝限位開關實現液位報警和控制,加裝變送器實現數字信號輸出供顯示與控制。
2、磁翻板液位計其管中有一個磁性浮球,管兩側排列著許多的小磁性個體,水位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會時浮球上下移動由于磁極作用帶動磁性體翻轉,所以在磁性體兩面刷上不同的顏色來表示水位。常見的有白紅,綠紅等。其實嚴格來說磁翻板液位計不是直接現實鍋筒水位的,所以不常用,在壓力及溫度較低的鍋爐如熱水鍋爐中采用尚可。也屬于就地顯示(但可帶遠傳)。磁翻板液位計使用較可靠,顯示較直觀。但使用綠紅色磁性體時,如廠房照明用普通白熾燈且光線較暗時,觀察不夠清楚。
3、電接點液位計,具有遠傳功能,在豎直方向順序排列若干電極,水位升降會使電級間導通或斷開,從而顯示水位。電接點液位計指示準確,尤其是在起停爐和負荷波動時,應主要以雙色和電接點顯示為準。但要注意煮爐時要隔離,否則會損壞。
鍋爐汽包雙色水位計的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 水位表玻璃板(管)上呈白色;或將鉛筆棒形物或斜線板放在水位表后面,透過水位表觀察,如看不到折線,而是連續的棒形物或斜線時,則說明水位表內已沒有水了;
(2) 水位表靜止不輕微波動,這種假水位現象,司爐人員未及時發現;
(3) 高低警報器和其它低水位報警信號裝置發出低水位警報或信號
(4) 蒸汽流量大于給水量;
(5) 過熱器蒸汽溫度急劇上升;
(6) 鍋爐房內嗅到燒焦味;
(7) 爐膛頂墻塌陷;
(8) 鍋筒、爐膛、爐管等受熱面過熱變形;
(9) 上水時,聽到省煤器有異樣沖擊或省煤器附近煙道突然漏水;
(10) 煙囪冒白色水汽煙;
(11) 發現爆管、脹口脫管。
發生缺水事故時并非上述現象全都出現,一般情況下,只有前三種現象,而無后幾種現象,則可能是輕微缺水,但不排除嚴重除水的可能性;如在前三種現象出現的同時,又出現后面幾種現象時,一般即認為是嚴重缺水事故。
缺水事故的判斷和處理
缺水事故有兩種,一種是輕微缺水,即水位表雖看不到水位但鍋筒內水位尚未降到水連管以下,這時水位表中出現的是一種虛假水位。這可用關閉水位表汽旋塞的辦法,使水位表內蒸汽冷凝,形成真空負壓而將尚未降到水連管以下的水吸引入水位表內。這種方法通稱“叫水”。如叫水操作后,仍不見水位,說明水位至少已低于水連管以下了,很可能更嚴重,這時,就是發生嚴重缺水事故了。
如確認是輕微缺水事故,由于受熱面尚未“干燒”,則完全可以進水到正常水位。如果原因不清,經上水仍不見水位時,或給水設備有故障時,則應立即停爐。如判斷是嚴重缺水,則應立即緊急停爐,并降負荷,關閉給水閥門。
處理缺水事故重要的問題是,在未斷定是輕微缺水以前和已確認是嚴重缺水以后,嚴禁向鍋內進水。
發生嚴重缺水而停爐后,待爐體逐漸冷卻,再對爐膛和其它處受熱面以及爐墻、鋼架等進行詳細檢查,如由于處理及時,不是十分嚴重缺水而無大問題時(如僅僅管子輕微變形),應查明和消除事故的致因,并在水壓試驗合格后投入使用;如過熱較嚴重,引起脹口滲漏、管子嚴重變形、鋼材嚴重過熱燒損時(必要時做金相檢查),則須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預防
(1) 水位無人監視或運行人員不注意觀察水位。
(2) 水位表未按要求及時沖洗,汽、水連管堵塞,運行人員又未及時發現假水位或未判斷出是假水位。
(3) 給水自動調節器和水位警報信號裝置均失靈;或水源中斷、給水設備損壞。
(4) 排污閥嚴重滲漏及其它部位嚴重漏水。
(5) 排污時誤操作:排污時間太長;運行人員未認真監視水位;排污后忘關排污閥。
針對上述原因,預防缺水事故的要點是:
(1) 加強運行人員的教育,增強責任感,提高處理事故的技術水平;
(2) 沖洗水位表及排污操作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運行操作規程;
(3) 給水自動裝置及水位報警、信號裝置需安排專人每班檢查校對和調整維修;要防止過分和完全依賴自動化裝置,運行中應加強維護管理;
(4) 運行人員應休息好,一般不應執行超過八小時的大倒班制度;
(5) 水位表安裝位置必須正確,汽、水連管不能傾斜,以便真實反映爐內水位。水位表在運行中應加強維護管理,防止堵塞,出現假水位。
15810160090
掃一掃 關注我們
掃一掃 關注抖音